根據(jù)空隙的大小,分為大孔、微孔和介于大孔微孔之間的中孔(又稱過渡孔)。
1972年國際精細應用化學聯(lián)合會(IUPAC)根據(jù)蘇聯(lián)學者杜賓寧的劃分對活性炭的空隙作了以下的分類:
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分類:
IUPAC分類法 | 微孔 | 亞微孔 | 過渡孔 | 大孔 |
孔隙直徑或孔寬小于2nm | 亞微孔: 1.4-3.2nm 微孔: 0.5-1.4nm 超微孔:小于0.5nm | 孔隙直徑或孔寬小于2-50nm | 孔隙直徑或孔寬:大于50 nm
| |
杜比寧分類法 | 微孔 | 中孔 | 大孔 | |
孔隙直徑或孔寬小于2nm | 孔隙直徑:2nm~100nm | 孔隙直徑大于100nm |
杜比寧分類法的依據(jù):毛細凝聚理論
分類法的依據(jù):參考了杜比寧理論